如何強化郵政戳記的功能和價值
該連體戳的主戳是安徽省博物館臨時郵局戳,直徑25毫米,時間為“2004.08.22.08”;副戳為一左寬右窄橫向透視狀的宣傳戳,戳圖為年輕的鄧小平頭像以及生、卒時間,上面除了有“鄧小平誕生一百周年紀念”的字樣外,還有“渡江戰(zhàn)役總前委舊址合肥肥東瑤崗”的字樣,下面是一排舊址房屋圖案。
該連體戳具有三個顯著特征:
一是功能齊全。
因有臨時郵局戳,便能在當日蓋銷郵件,沒忘記郵政業(yè)務(wù)的基本功能;因附有宣傳戳,突出了一代偉人百年誕辰這一重要日子,利用郵政載體傳播面長而廣的特點,強化了政治宣傳功能;因加入了渡江戰(zhàn)役總前委舊址的具體地點,等于又起到了革命圣地的導游功能。
二是信息量大。
此戳沒有搞成單一的“頭像加生、卒年月”的模式化圖案,而是恰如其分地插入了渡江戰(zhàn)役總前委舊址的圖案與文字,這等于插入了一段革命戰(zhàn)爭史,把紀念偉人鄧小平與他生前的重要史跡聯(lián)系在一起,讓郵人在緬懷這位偉人的同時,又重溫了這段歷史。
三是集郵價值增大。
集郵者如果收集到的是單一的偉人誕辰宣傳戳,那今后也就只能在有關(guān)這位偉人的專題郵集中作為素材,使用范圍很受限制,而這種把偉人誕辰與重要史跡、臨時郵局組合而成的連體戳,那就不僅可在人物專題郵集中使用,還可在有關(guān)的革命戰(zhàn)爭史、革命圣地、臨時郵局史郵集,以及博物館專題郵集中采用。而且,此戳又正是渡江戰(zhàn)役總前委舊址的最佳原地戳。眾所周知,當今原地封、原地戳正是集郵圈內(nèi)的一個熱門品種。這種多用途的戳記,最受集郵者的青睞。
因此,此枚連體戳一石多鳥,它的集郵價值一下子增加了許多。這種嘗試,很值得各地郵政部門在設(shè)計、制作各類紀念戳、宣傳戳時借鑒。小小戳記,也不要忘了以人為本,具體點說,就是要以天下集郵者的用途和興趣為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