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確定外票的市場價格?
當前國內(nèi)有名氣的外票交易場所是上海的靜安區(qū)工人俱樂部郵票交易市場,簡稱靜工郵市。說是市場,其實只是由靜安區(qū)工人俱樂部提供場地,靜安區(qū)集郵協(xié)會派出管理人員,在每周六和周日的上午舉辦的臨時外票交易市場而已。臨時市場設在一個舞廳,沒有固定攤位,只用課桌充作臨時柜臺,提供給那些預付了攤位費的進場者。進場門票為每人1元。
一般地,判定某種外票市場價格的最權威標準,就是看其目錄價。所謂目錄,指的是美國的斯科特、法國的香檳、英國的吉本斯、德國的米歇爾等世界四大郵票年鑒。這四大年鑒也各有分工,如果要查美國郵票的價格,當然最好是去查斯科特目錄。要查法國和法國前殖民地郵票的價格,當然去查香檳目錄。而要查英國和前英國殖民地郵票的價格,則去查吉本斯目錄。米歇爾則是對德國及其原屬地郵票的最權威的記錄。對于中國集郵者來說,斯科特目錄的使用最為廣泛,原因是國內(nèi)集郵者最熟悉的外文是英文,與美國集郵界的交往也最為密切。
在上海的靜工郵市里,把外票分為3類:高檔外票,近期外郵,低檔零散外票,并以此確立其市場交易價格。
所謂高檔外票,指的是百元至千余元以上價位的外票,定價的依據(jù)是權威目錄價,如今的規(guī)矩是按斯科特目錄價一比一計算,如目錄價為1美元的話,折合人民幣就是8元。高檔外票一般不做現(xiàn)貨交易,如果誰要購買某套高檔外票,可以先將此套郵票的斯科特目錄編號告訴郵商,并告之自己愿意支付的心理價位。如果郵商認為有利可圖的話,再向外商函購。
一般的近期外郵往往根據(jù)中國銀行頒布的外匯兌換率,將其面值折算成人民幣,就是通行的市場價,但一些熱門題材的外郵,如名畫、音樂、體育、諾貝爾獎得主等,則要在其面值基礎上再加兩到三成。
低檔零散外票則根據(jù)其畫面的情況,每枚在1至3元間浮動。
由于現(xiàn)在有越來越多的集郵者著力于組編郵集,因此有一定的外票實寄封片需求。外票實寄封片的價格就不像郵票那樣明確,往往同一套郵票的實寄封片市場價要高于新票價很多,尤其是若封片上還有難得的戳記,其售價可能是新票價的兩至三倍。目前外票市場上,已經(jīng)出現(xiàn)專門從事外票實寄封片經(jīng)營的郵商了。
我國的外郵收集者遍布全國各地,不可能人人都到上海、北京的郵市去買外票,于是一些從事外郵通訊買賣的郵商就應運而生。通訊買賣的特點是信用交易,一旦產(chǎn)生糾紛,吃虧的往往是無助的集郵者。好在經(jīng)過多年的優(yōu)勝劣汰,一些信用好的郵商已經(jīng)確立了自己的品牌效應,他們之間還互有分工,有的專門從事西歐郵票的經(jīng)營,有的專門從事體育專題郵票的經(jīng)營,有的則從事極限片的經(jīng)營,生意滾滾而來。
外票的貨源從何而來?這是一個似乎誰都明白,又不完全明白的事。理論上說,中國集郵總公司是我國唯一的一家擁有外票進口權的集郵企業(yè),其它渠道進口的外票都是水貨?墒,現(xiàn)狀是中國集郵總公司只經(jīng)營部分海外國家的新郵,更不經(jīng)營早中期的外國郵票及其實寄封片郵品,這就給個體郵商創(chuàng)造了商機。再說,一旦我國加入WTO,外票的進口稅就可能取消,經(jīng)營外票的郵商就可以理直氣壯地做生意了。
我國郵市上從事外票經(jīng)營的郵商并不多,但是他們的生意卻不受所謂郵市冷熱的影響,而且生意越做越火。只要有市場需求,就有商機。有志從事外票經(jīng)營的郵商,商機無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