假超前封的識別
發(fā)布:2011-11-1 12:34:50 來源:哈爾濱百姓網(wǎng)-收集整理 瀏覽次 編輯:佚名
超前封出現(xiàn)于郵票正式發(fā)行日之前,是郵票提前出售(或發(fā)行)的不良結(jié)果。其價值(價格)在市場上要往往高于首日封。
超前封不僅在郵史研究中起到重要作用,而且可直按用于各類型的郵展中。所以社會上的一些不法商販,為獲暴利,利用各種途徑制作、出售假超前封,嚴重干擾了正常的集郵秩序。
筆者在此根據(jù)自己所藏實物及長期收集的經(jīng)驗,對假超前封的識別為方廣大同好作些膚淺的拙見,實乃拋磚引玉,希望對廣大集郵者能有所幫助。
首先,從封的完好程度來看。
因大部分假超前封漢有經(jīng)過真實的郵政傳遞,所以其封的整體品相完好,封面無污點,無皺折,封皮特平滑光亮,封舌完好,平整,無破損痕跡。
其次,從封的郵資來看。
假超前封因不經(jīng)過郵政傳遞,其郵資常常一所寄地郵資不符。據(jù)筆者觀察實物,發(fā)現(xiàn)大部分假超前封因制作方便,往往都是本埠范圍的寄遞,也即收、寄地均為本埠。而封上所貼郵資卻往往超資。
再次,從封的郵戳來看。
假超前封是特意制作的,所以銷戳及落戳都異常清晰,大部分郵戳因蓋銷時用力過大,郵墨都力透紙外。
綜上所述,假超前封的制作是郵人通過倒戳銷票,補蓋落戳等方式過錯成的,從常人眼光看,人為、刻意因素較多,有些地方因刻意追求完美,及而弄巧成拙,超出了常規(guī)。使其“假面孔”必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