別把錯誤當美麗
如果說錯版《龍鳳呈祥》在初夏行情有效啟動,《馬踏飛燕》加字片近幾日又引領(lǐng)大盤向上沖擊,那么錯卡《千山風光》就是目前郵市具有王者風范的一面大旗。這套IC卡7月10日從240元起步,經(jīng)過一個多月的運作,目前已經(jīng)相對穩(wěn)定地站在800元上方,8月13日,成交價還一度攀上870元的高位。長期默默無聞的丑小鴨,為何短短一個月出落成一只美麗的白天鵝?還是一個字:“錯”!
《千山風光》發(fā)行于1998年5月,是遼寧電信爭取來的一套地方題材IC卡,全套4枚,正背面8個圖案從各個不同的角度,展示了千山秀麗多姿的風采。但該套IC卡發(fā)行后不久,細心的集卡者便發(fā)現(xiàn),由于設計者粗心,卡面英文名稱出現(xiàn)命名錯誤,本應為“IC TELEPHONE CARD”的IC電話卡,由于漏打英文字母“H”,誤為不倫不類的“IC TELEPONE CARD”,根本無法解釋。信息反饋到電信部門,他們立即采取了補救措施,一方面停止錯卡《千山風光》的銷售,一方面對原版進行修正,并在最短時間內(nèi)推出了正版。盡管如此,由于已經(jīng)流向社會的錯卡《千山風光》無法收回,因此《千山風光》在收藏市場出現(xiàn)正錯并存的特殊現(xiàn)象。
錯卡《千山風光》停售改版是中國電信電話卡發(fā)行史上的首例,當時就有許多集卡愛好者對它多了一層幻想,認為其未來可能有類似郵票《全國山河一片紅》、JP郵資片《中銀大廈》等巨大的升值空間。但實際情況并不盡如人意,雖然它一度被渲染得紅紅火火,價格也曾攀高到面值3倍左右,但后來郵市全面走軟,錯卡《千山風光》最低時幾乎擊穿200元的防線。
2002年夏天,錯卡《千山風光》重新風光,一方面受錯版《龍鳳呈祥》金幣拉升的影響,另一方面也是電話卡板塊本身運作的需要。電話卡板塊自1997年陷入調(diào)整以來,一直呈沉默無語的萎縮狀態(tài)。目前郵票、錢幣兩市場都有所動作,電話卡也躍躍欲試。在這種情況下,錯卡《千山風光》挑起了領(lǐng)頭羊的大旗。除了“錯”這一殺手锏外,“量”也是其重要的制勝法寶。據(jù)當時資料,流出的錯卡《千山風光》總數(shù)約在2000套左右,流向包括:作為禮品在首發(fā)式上贈送部分;集卡愛好者購買收藏部分;電話卡商批量經(jīng)銷部分;消費者購買使用部分。由于當時IC卡低面值銷售,因此后者多用于電信消耗。錯卡《千山風光》停售改版后,剩余部分基本都流向收藏領(lǐng)域,保守推算,目前社會留存量不會超過800套。
不否認錯卡《千山風光》有一定的收藏價值,也不否認它具有相當?shù)纳悼臻g,但作為一般投資大眾,對郵幣卡中的“錯”品,應該有一個相對清醒的認識。錯為珍,錯為奇,這當然有它的道理,但近幾年郵幣卡設計制作粗糙,各類錯誤屢屢出現(xiàn),“錯”已經(jīng)是家常便飯,收藏者也多見怪不怪,在這種情況下,“錯”的價值又在何處?另外,由于錯卡《千山風光》的“量”高度集中,所以莊家敢把市場價格向上拉高,最終突破千元甚至突破兩千也完全可能。越是這樣,一般跟風者越要保持清醒頭腦,短期做做差價可以,如果長線,當三思而后行。而對于真正的集卡愛好者,建議還是選擇低位時謹慎介入。
錯誤也許是一種美麗,但同樣也可能是一種悲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