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絲繡之鑒別及價值
發(fā)布:2011-10-30 20:36:57 來源:哈爾濱百姓網(wǎng)-收集整理 瀏覽次 編輯:佚名
絲繡在中國,固肇始甚早。但現(xiàn)今存世者,只為宋代以后之產(chǎn)品。宋人之繡,針線細密,用絨只一二絲。至元則用絨稍粗,落針不密,間用墨描眉目,不復有宋人之精工矣。絲繡雖分四品,然織成已并人錦綾之內(nèi),今人已不知何為織成矣。其價值大都以刻絲為最高:宋人刻絲,每幅約值五千元以上,其粗劣者亦需二三千元之譜。至明代刻絲,與前清乾隆制品不相上下,每幅精者約值千元上下,普通者亦需七八百元,若小幅或?qū)β?lián)價梢遜焉。至古錦綾,今日可得見者只有片段。成端、成匹者早已絕跡。因無單位,故價值無法核計。宋之刺繡,存之于今日者,不若刻絲多,故不易見,其價值與刻絲略同。明清兩代刺繡亦多,其精者多用珍珠、瑪瑙為飾,故與宋物之價值亦不相上下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