澄泥硯
發(fā)布:2011-10-30 20:10:55 來源:哈爾濱百姓網-收集整理 瀏覽次 編輯:佚名
硯雖然在“筆墨紙硯”的排次中位居殿軍,但從某一方面來說,卻居領銜地位,所謂“四寶”硯為首,這是由干它質地堅實,能傳之百代的緣故。中國四大名硯之稱始于唐代,它們是端硯、歙硯、洮硯,紅絲硯。宋代澄泥硯興起,今日稱之為四大名硯的是端硯,歙硯、洮硯、澄泥硯,加上紅絲硯,應是五大名硯。事實上,中國古硯品種繁多,遠不止此,如松花石硯、玉硯、漆砂硯等,在硯史上均占有一席之地。
澄泥硯
顧名思義,澄泥硯為泥所制,而且是燒制。產地卻莫衷一是,有河南虢州說、山西絳州說、山東青州說,雖各有說法,但都沒有離江河太遠,古人說取河泥澄而制硯不假。只是這個制法卻頗費周折,光是淘洗澄結便要一二年,出泥后“令其干,人黃丹團和搜如面,作二模如造茶者,以物擊之,令其堅。以竹刀刻作硯之狀,大小隨意。微陰干,然后以利刀刻削如法,曝過,間空垛于地,厚以稻糠并黃牛糞攪之,而燒一伏時,”然后再用黑蠟、米醋相參蒸多次。如此繁復的工序,使硯臺堅如鐵石。今日所見古澄泥硯極為稀少,上品更是難求,其原因之一,恐怕就在于制作工藝繁復而產量甚低了。加上石硯中的佳硯理當比泥硯更勝一籌,流傳久遠者當然比泥硯更多。到清代,澄泥硯己經沒落衰微,偶有較好的,也多是世俗之品。
澄泥硯
顧名思義,澄泥硯為泥所制,而且是燒制。產地卻莫衷一是,有河南虢州說、山西絳州說、山東青州說,雖各有說法,但都沒有離江河太遠,古人說取河泥澄而制硯不假。只是這個制法卻頗費周折,光是淘洗澄結便要一二年,出泥后“令其干,人黃丹團和搜如面,作二模如造茶者,以物擊之,令其堅。以竹刀刻作硯之狀,大小隨意。微陰干,然后以利刀刻削如法,曝過,間空垛于地,厚以稻糠并黃牛糞攪之,而燒一伏時,”然后再用黑蠟、米醋相參蒸多次。如此繁復的工序,使硯臺堅如鐵石。今日所見古澄泥硯極為稀少,上品更是難求,其原因之一,恐怕就在于制作工藝繁復而產量甚低了。加上石硯中的佳硯理當比泥硯更勝一籌,流傳久遠者當然比泥硯更多。到清代,澄泥硯己經沒落衰微,偶有較好的,也多是世俗之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