硯中異品磨式硯
我收藏的古硯中有一款清代端石磨式硯。磨本是民間最常用的磨面工具,作為研磨粉碎工具,石磨有著悠久歷史,與百姓生活有著密切關系。石磨作為磨面工具在現(xiàn)代化的都市和較發(fā)達的農(nóng)村已經(jīng)不再使用,而被新式自動化磨面機所替代。只有一些邊遠農(nóng)村還可見到一些歷史的遺存。青年人看到石磨會感到新奇有趣,老年人看到后會引發(fā)對以往生活的回憶。
我收藏的這款磨式硯為正圓形,分底和蓋兩部分。硯面直徑15厘米,底和蓋通高6.3厘米,上蓋厚2厘米,圓蓋中心開一圓形注水小孔,圓孔四周等距離開有四個方孔,作為嵌放墨塊之用。靠近圓蓋邊緣開有半槽圓孔一個,可插入細木棍或毛筆桿,用以推轉(zhuǎn)硯蓋帶動墨塊研墨。使用時將清水由注水孔注入硯池,后將墨塊插入嵌墨塊方孔探至硯池底部,可同時嵌放四塊墨塊,然后把小木棍或毛筆桿插入硯蓋上的半槽把手孔內(nèi),即可推轉(zhuǎn)磨式硯蓋研磨。
磨式硯內(nèi)底和蓋之間有“磨臍”相連接,用手推轉(zhuǎn)硯蓋時很平穩(wěn)旋轉(zhuǎn),不會有墨水溢出,蓋和底的邊口相接,口沿為“子母口”式,嚴絲合縫非?茖W?芍^巧奪天工。墨汁研好后可從硯底側(cè)面開的出水嘴傾出。研墨工作還可連續(xù)操作,循環(huán)往復方便快捷。
以往有些人都把研墨當成沒趣味的工作,而用此磨式硯研墨,工作起來功效既快亦有趣,即便是讓兒童來研墨,也會從中得到樂趣。當然在今天“墨汁時代”石硯多被用作盛墨汁的容器而不是研墨的工具了。一些工藝價值高和有歷史文化價值的石硯,已經(jīng)成為硯文化愛好者的鎮(zhèn)宅之寶,只供展玩陳列了。
我收藏的這款磨式硯,顏色紫黑泛藍,包漿自然古舊,曾經(jīng)多年使用過。為上好端石雕制,我曾持硯向天津市藝術博物館古硯專家蔡鴻茹老師請教,蔡老師研究后鑒定為清代中晚期作品,并定為稀見款式,認為此磨式硯把民間研磨工具與文房用品功能巧妙結合在一起,巧思獨運很有文化藝術品位和工藝價值。今天我把此硯展示出來,希望得到硯文化愛好者的評點。并就教于文房用品研究的專家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