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洲第一国产综合野狼_中文字幕有码~第一页_一级少妇精品久久久久久久_亚洲中文字幕永久在线不卡

<pre id="bxsy8"><tt id="bxsy8"><rt id="bxsy8"></rt></tt></pre>
  • <span id="bxsy8"><var id="bxsy8"></var></span>
  • <menu id="bxsy8"></menu>

    1. 一方圓端硯兩個名人銘

      發(fā)布:2011-10-30 20:02:30  來源:哈爾濱百姓網(wǎng)-收集整理  瀏覽次  編輯:佚名

          筆者收藏的端硯中有一方圓硯,通體紫褐色,判斷其為紫端無疑。圓硯直徑10.3厘米,高4厘米。此硯石品極其豐富,有蕉葉白、青花、魚腦凍、火捺等。

          這方圓硯器型為辟雍硯,圓得中規(guī)中矩,制作精細。硯面口沿陰刻一周粗線回紋,硯膛微凹,有已經(jīng)使用過的痕跡;硯底圈足較高,為0.8厘米,底面往外稍凸;硯的上、下部溝渠內(nèi)石質(zhì)均似嬰兒皮膚般細嫩軟滑。該硯為新坑,反復(fù)清洗過程中散發(fā)出濃郁刺鼻的土腥氣味,硯身除凹下去部位外都有明顯風(fēng)化和土沁的痕跡。

          此圓端硯不僅規(guī)整大氣,而且刻有兩位歷史文化名人銘。硯底在陰刻細線卷草紋當中有“俞和”兩個遒勁的行書銘字。硯身周圍深刻正楷書“學(xué)然后知不足”和“吳翊鳳”單方圈款識。這些刻字功底深厚,自然流暢,沒有澀手感,顯然非今人偽作。

          翻閱《中國美術(shù)界名人大辭典》得知:俞和為明洪武后期大書法家。字子中,號紫芝,浙江桐廬人,寓居杭州,喜歡書法,能詩,故宮博物院藏有其1360年于黃岡之康園所臨的《定武蘭亭》。

          吳翊鳳,新名鳳鳴,字伊仲,生于1742年,卒于1819年,今蘇州人。善楷書,尤工丹青,所寫山水、花卉靡不入古,與王宸交善,山水法倪瓚。乾隆四十九年(1784年)自畫《借書圖》,絕似倪瓚。

          俞和和吳翊鳳,一個是元末明初名人,一個是清乾隆年間楷書大師,時間跨度400多年。

          據(jù)書法專家鑒定,“俞和”二字確為趙孟兆頁風(fēng)范,吳翊鳳所書“學(xué)然后知不足”,也是不同凡響,應(yīng)為吳翊鳳所書。故此,就給該硯斷代帶來多種推測。

          一是該圓硯為元末明初之物。屬俞和藏硯,自寫銘款,死后輾轉(zhuǎn)至吳翊鳳所藏,自書“學(xué)然后知不足”自勵。吳死后,該硯為陪葬或轉(zhuǎn)至他人死后入土,該硯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了。

          二是乾隆年間之物。那么,俞和并非元末明初之俞和,恐后人寄托銘款。如此類推,該硯距今也有180多年。據(jù)筆者認為,第二種可能性稍大。因該硯具有魚腦凍、火捺、青花、蕉葉白等豐富石品,這種端石為乾隆年間大量開采。

          兩種結(jié)論,莫衷一是,企望專家指點迷津。

      分享到:

      相關(guān)文章

      哈爾濱百姓網(wǎng)推廣鏈接[一]
      哈爾濱百姓網(wǎng)推廣鏈接[二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