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|||||||
|
昨天(11月24日),海通證券開盤后連續(xù)第二個交易日跌停,在成交量大幅萎縮的同時,跌停價上的封單則進一步增大,昨天收盤時仍有4億多股拋盤。隨著該股21日12.9億股限售股的解禁,以及年底前另外22.3億限售股的解禁,各路資金正不計成本地瘋狂出逃。
八機構浮虧過百億去年11月份,海通證券以35.88元的高價定向增發(fā)了7.25億股,當時受到各路機構追捧,有多家機構還因報價不高而被淘汰出局。最終,八家機構投資者共投入260.13億元認購了7.25億股。今年5月份,海通證券曾實施10送3轉7派1的方案,如果忽略派現(xiàn)因素,除權后增發(fā)價為17.94元。
而按照昨天10.78元的收盤價計算,該股股價已較這八家機構持股的成本價縮水四成,合計浮虧達103.82億元。即使21日12.9億限售股解禁當天的拋盤全部為這幾家機構所為,到昨天浮虧也達到103.45億元。
機構資金依然看空中信金通證券分析師錢向勁認為,證券行業(yè)作為周期性的行業(yè),機構高位參與增發(fā),而且鎖定期達1年到13個月,本身就存在極大的風險。而根據(jù)海通證券未來的業(yè)績來判斷,其股價仍被高估,繼續(xù)下跌也是必然。
事實上,在12.9億股限售股解禁之前,原先持有海通證券的機構資金便紛紛出逃。從K線圖上可以看到,自9月22日開始,海通證券每天的成交量便突然放大。至11月21日,40個交易日之內,20多億元流通市值的海通證券完成了661.72%的換手率,平均每日換手率約16%,這在金融股之中極為少見。
Topview數(shù)據(jù)顯示,9月23日機構賬戶持有該股流通盤的比例為13%,而到了11月18日,這一比例驟降至2.2%。
12月29日,海通證券還有52家大小非的20.7億股限售股將解禁。市場人士認為,這些大小非持股成本僅1.44元/股左右,遠比參與增發(fā)的機構低廉,套現(xiàn)的壓力可想而知。以基金為代表的機構資金如果現(xiàn)在不賣,到時候就是等著被大小非砸盤了。因此,海通證券的跌勢遠沒有結束。
“復牌門”、“增發(fā)門”頻頻上演今年以來,面對A股的暴跌,基金等機構投資者頻頻遭遇“復牌門”、“增發(fā)門”,甚至一些首發(fā)限售股上市后也接連遭遇“破發(fā)”。“復牌門”中比較典型的有宏達股份、豫園商城、天一科技、云天化等。
今年4月份,宏達股份復牌后曾遭遇連續(xù)7個跌停。而在停牌前,68只基金合計持有該股1.36億股,占宏達股份流通盤的48.96%,短短7個交易日,基金的損失就超過了50億元。
11月10日復牌的云天化則連續(xù)8個交易日跌停,累計跌幅達到57.23%。而據(jù)三季報,共有22只基金持有云天化9553.22萬股,占流通A股股東的45.45%。也就是說,與3月21日停牌時相比,短短8個交易日,22家基金浮虧就超過了33億元。
與云天化同時復牌、同樣基金重倉的云南鹽化則遭遇7個跌停。目前,還有長江電力、鹽湖鉀肥、S三九等基金重倉股處于停牌狀態(tài)。
而在增發(fā)股中,太鋼不銹、冠農股份同樣給參與增發(fā)的基金以重創(chuàng)。8月份的統(tǒng)計數(shù)據(jù)表明,當時70只尚在限售期內的定向增發(fā)破發(fā)股中,基金參與增發(fā)的股票共計35只,共計吸引了158只基金參與,投資總額達128.38億元,賬面損失在四成左右。
錢向勁認為,無論是“復牌門”還是“增發(fā)門”,以基金為代表的機構資金,雖然都是根據(jù)當時的市場環(huán)境作出的選擇,但事實證明,這些機構資金都對后市過于樂觀,并作出了錯誤的選擇。在市場陷于瘋狂的時候,許多基金經(jīng)理因缺乏經(jīng)驗、對市場風險的控制能力差。
( 聲明: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,僅供投資者參考,并不構成投資建議。投資者據(jù)此操作,風險自擔。)
關于我們 | 廣告投放 | 用戶幫助 | 用戶注冊 | 留言反饋 | 網(wǎng)站建設 | 網(wǎng)站地圖 Copyright Reserved 2008-2009 0451bx.cn 哈爾濱百姓網(wǎng) 版權所有 黑ICP備08101926號 |